11月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在南昌开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终端BG首席运营官何刚表示,AR/VR的使用场景已经从视频、游戏,扩展到了文旅、演艺、教育等场景,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背后,源于关键技术在不断突破,AR/VR内容制作技术标准也趋于成熟,生态在全面开放。
在何刚来看,AR/VR体验的提升,离不开AR/VR诸多共性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在光学显示领域,4000 PPI的微小屏幕已经可以量产,将大大提升显示效果,AR/VR屏幕显示基本无网格;在端侧渲染计算上,当前芯片已经可以支持8K 60fps,将来可以支持12K 90fps;在网络速率上,5.5G和F5.5G将给移动终端和家庭网络带来Gbps体验,足以满足高清VR体验;在佩戴重量上,VR眼镜已经可以做到小于170g,AR眼镜则小于80g,佩戴舒适性离普通眼镜越来越近;在空间交互技术上,Inside-out成为主流,结合Video see through(影像透视)的MR虚实融合技术已趋于成熟。
生态也是AR/VR发展的重要一环。何刚以华为为例介绍道,面向应用和设备,我们全面开放HUAWEI AR Engine和VR Engine;面向内容,我们全面开放空间视频以及XR专属数据格式;面向行业,我们全面开放华为AR/VR设备的硬件接口,将教育、设计、视频、文旅等各行业接入生态。
何刚呼吁,AR/VR的发展需要产业界一起发力,构建总体技术架构和接口规范,降低开发和互联成本,解决行业共性问题。
在何刚看来,元宇宙的本质是融合。“这种融合包括了物理世界的数字化以及虚拟世界的物理化。”他说,就像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一样,AR/VR是元宇宙非常重要的入口。因此,随着AR/VR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从信息时代走向智能时代。在这个时代,虚拟和现实融合交互会带给我们全新的想象和体验,这种体验将完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够驱动未来十年的发展。
何刚表示,过去文字、图片等信息传播载体已经过渡到视频,未来将通过AR/VR技术更立体地打造整个世界。
比如在地图使用场景中,华为探索出更沉浸的虚拟现实地图游览体验。在室外场景中,虚拟现实地图通过2500张照片,30分钟即可构建出5平方公里的超精细数字世界。何刚介绍说,在3D华为松山湖基地,观者可以随意调整视角,或是从空中俯瞰整个基地全貌,或可选择某个经典建筑近距离观看,即便是建筑上的细节也能达到厘米级精细化还原。而在室内场景中,虚拟现实地图实现了室内实景的高精度还原,用户可以通过3D实景地图提前浏览与朋友约定的咖啡厅。
据何刚介绍,华为AR地图已经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试点落地。市民走进纪念馆后可以打开华为AR地图APP,里面的AI智能讲解员便成为用户的私人专属讲解员,带领用户游览全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借助AR的虚实融合技术,成功打造为全国首家智慧全息讲解纪念馆。全新的智慧讲解体验,将展区内丰富的虚拟内容与历史事件全息再现,提升了游客的参观游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