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安徽:砥砺奋进 勇攀高峰
雄“芯”而起 合肥加快打造“中国IC之都”
编辑:王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砥砺奋进 勇攀高峰
——奋力谱写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姬晓婷
图为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半导体产业园
 

从芯片制造行业的“后起之秀”,到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安徽省在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集群建设、生态体系打造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省集成电路产业迈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规模体量上台阶。随着一批产业链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以来,全行业营业收入连跨两个百亿台阶,2021年超过400亿元,2022年有望超过500亿元。二是市场主体增实力。全省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400多家,亿元以上企业超过50家,其中,设计环节亿元以上企业23家,晶圆制造环节亿元以上企业8家,封装测试环节亿元以上企业10家,材料装备环节亿元以上企业超过10家。三是产业发展有后劲。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全省在建及谋划项目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四是资本赋能添动力。一批企业先后IPO过会,今明两年全省集成电路上市企业有望超过10家。五是区域布局显特色。安徽省已形成从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到材料、装备、创新研发平台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构建起以合肥为核心、沿长江相关市协同发展的“一核一带”产业新格局。

池州市:十年磨剑 持续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

池州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位于五大省会都市圈辐射交汇地,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十年来,池州市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将半导体产业作为八大新兴产业中的首位产业顶格谋划、顶格推进和顶格服务,围绕全省“一核一带”半导体产业空间布局,精准培育、靶向招商。目前,全市拥有省内唯一的分立器件工程实验室、射频集成电路工程实验室、专用芯片系统级封装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培育了一批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现有半导体设计企业3家、小尺寸晶圆及分立器件制造企业4家、封装测试企业9家、相关材料及装备企业6家、下游智慧应用企业数十家,初步形成从IC设计、小尺寸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电子元器件及智慧应用的全产业链条。位于池州开发区的省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年产值超过130亿元,位居全省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前列。

铜陵市:着力打造先进封装设备及材料产业高地

铜陵坐拥“黄金水道”长江岸线资源,京福高铁、宁安高铁、京台高速、沪渝高速穿境而过,是国家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全国硫磷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也是国内最早引进封测设备、封装模具及开展专用材料技术装备研发的地区之一,在集成电路封装设备、封装模具和材料领域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发展特色明显。目前,全市拥有文一三佳、耐科装备、富乐德科技等3家集成电路设备和材料上市企业,产业链规上下游企业13家,拥有集成电路领域发明专利授权近百项,主导近20项集成电路国家及行业标准制订,主导产品涵盖集成电路塑封压机及成套装备、自动封装系统、切筋成型系统、封装/冲切成型模具、引线框架、封装用陶瓷基板、宽禁带半导体(GaN、SiC)晶圆衬底、半导体洗净修复等领域,全行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

芜湖市:坚持特色发展打造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高地

芜湖是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工业基地、全国综合交通枢纽、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条件。近年来,芜湖市抢抓半导体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当地汽车和家电产业的市场优势,以宽禁带半导体为切入点,以汽车电子为主攻方向,集中资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努力打造国内知名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通过抓龙头、建平台、促孵化、聚人才等举措,已先后集聚华东光电等40余家企业,基本形成涵盖材料、设计、制造、封测、应用模组及销售等全产业链条。目前,长飞先进半导体累计开发出20余款碳化硅功率器件样品、30余款IGBT功率模块样品,西电芜湖研究院成功研制出多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功率芯片。

马鞍山市:坚持错位发展持续做大集成电路产业

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东部,横跨长江两岸,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是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马鞍山市坚持错位竞争、融合发展,已经形成以封装测试为基础,集聚IC设计、SMT贴片、应用材料等上下游企业的特色产业集群,全行业营收规模约40亿元。一是坚持龙头带动。东科半导体公司超高频氮化镓电源管理芯片封测项目、中兴5G半导体产业园、瑞声5G精密元器件研发制造、综保区半导体研发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强化集聚发展。郑蒲港半导体产业基地累计落户投产半导体产业70家,其中产业集群内规上工业企业26家,初步形成了封装测试产业集聚。三是提升创新能力。先后建成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LED光学芯片检测公共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入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持续提升在新型光电材料、电子核心元器件等领域的研发、中试、产业孵化能力。

滁州市:立足“双圈”聚力实现半导体产业特色发展

滁州地处安徽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东邻南京,西接合肥,是安徽融入长三角合作的最前沿、长江经济带“沪宁合”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滁州市立足封装测试、电子材料等产业优势,大力引培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做精做强细分领域,健全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形成以先进封测、高端材料为核心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高地,及以智能家电家居、智能仪器仪表为核心的半导体下游应用研创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共有半导体产业链相关规上企业74家,是半导体各环节龙头企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蚌埠市:“智”联世界,“谷”动未来 着力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

蚌埠市是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一极、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核心城市,是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近年来,蚌埠市依托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以智能传感器为核心的集成电路产业,拥有“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省MEMS工程实验室”等近20个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平台,全力打造以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为主导的中国(蚌埠)传感谷,集聚一批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电子元器件—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智能传感器应用”的产业链条,全行业营收规模约30亿元。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