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22世界VR产业大会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业:VR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文旅:VR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燧光醒空系统破局元宇宙落地难题
体育:VR打造智慧体育新形态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旅:VR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本报记者 张依依
 

走进大气磅礴的海昏侯国,俯视脚下,万亩城池尽在眼底。戴上VR设备之后,参观者们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来到了西汉海昏侯国,不仅能够听到清晰翔实的在线讲解,还可以通过手里的VR手柄,从各个角度观赏文物细节。这是江西中直新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制作的VR影片《探秘海昏侯大墓》中的一个场景,也是如今“VR+文旅”走入千家万户的一个缩影。

“VR+文旅”是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VR技术正在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VR+文旅”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VR+文旅”迎来新进展

家国千年、瑞州千年、府衙千年。在江西省高安市瑞州府衙公园中,一场过往历史的回眸和文化的复兴正在悄然上演。为了展现文化千年的历史变迁,该市打造的“5G+VR”沉浸全景式体验——《府衙千年》运用多种技术,以“5G+VR”沉浸全景式(CAVE)影院形式对场景进行重现,带观众进入到了CAVE空间中,感受府衙周围四季变换实景穿越至古代京城、省城、府城、州城、县城等各级别有震撼力的代表衙署空间的极致观影体验。

火遍全网的舞蹈《唐宫夜宴》利用5G、AR等新技术唤醒历史遗迹,让“橱窗中的历史”变成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的历史;海昏侯墓的发现举世瞩目,给南昌VR企业提供了一个“VR+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契机,科技与文物的“碰撞”让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近一年来,“VR+文旅”应用遍地开花,5G+XR智能体验产品、虚拟现实文物/景区线上展示、虚拟现实演出层出不穷,“VR+文旅”不断取得新进展。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消费电子产业研究室主任赵燕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现阶段,VR在文旅领域应用广泛,虚拟现实夜游、光影秀,VR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VR景区,VR文旅文创产品等VR应用场景,为消费者带来了身临其境、沉浸交互的体验升级。

受益于轻量级设备的越发普遍,今年以来,多人射击、VR鬼屋、VR探险类等中小级、轻量级的文旅项目开始广泛出现。数字栩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翁冬冬对记者表示,这些项目借助数字技术大大提升了游客互动的参与感、实时性和深度性。在翁冬冬看来,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是VR带来的轻量化优势。

“VR+文旅”大有可为

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在VR技术的帮助下,人们点开手机就能获得360̊在线观景的沉浸式体验。“VR+文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美好触手可及,在不远的将来也大有可为。

总体来讲,VR技术跨越了时空的隔阂,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文旅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颠覆。翁冬冬对记者表示,VR技术的支持可以减少相关场景的构建,使得投资体量相对较轻。同时,游客也对这种新体验形式和新技术有更多要求,所以VR在这方面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新需求,而且还没有“上限”。

“受益于VR的轻量化优势,未来,更多轻量级的应用将迎来落地,譬如沉浸式展览空间、沉浸式剧场、沉浸式游乐场、AR/VR主题乐园、全息主题餐厅、全景导游导览等。”中国动漫集团总经理杨守民对记者表示,目前虚拟现实产业正在迎来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局面,未来VR技术将在更多虚拟场景层面实现落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