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时代新使命 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广告
编辑:刘晶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新使命 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张依依 齐旭
朱敏
周雷
张连钢
吴燕生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闭幕会后,“党代表通道”开启,来自各行业的党代表出席并与中外媒体交流。

朱敏:数字化技术促进产业重构,提升供应链韧性

“这20年,我亲身经历了我们的移动通信技术从3G追赶、4G并跑到5G领跑,现在已经成为这个领域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所长朱敏表示,最近10年,自己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产业进步。形象地说,就是为制造业来打造数字神经系统,强筋健骨。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科研人员,这10年,朱敏亲历了数字化浪潮席卷中国,这让我国这个制造业大国每一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细胞都紧密相连、充满活力。在融合化发展中,我国产业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朱敏用了两个关键词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关键词是“重构”。朱敏表示,这不是创造新的产业,而是改善、提升原有的传统的产业,让它变好、变得更好,包括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正如绿色环保。

朱敏通过一个案例,让大家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比如,一家传统的钢铁企业被改造成了智慧钢厂,集中管控了上百道生产工序,连接了数千台设备。这种连接使它可以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智能优化,实现高效生产,替代了过去靠人工经验进行判断。这种改造使该企业的整个生产效率提升了30%,企业的颗粒物排放下降了25%,企业所在城市的PM2.5值直接下降了15。这种改造既发展了生产,又保卫了蓝天。

朱敏表示,这个案例说明,数字化变革可以帮助传统产业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朱敏分享的第二个关键词是“韧性”。朱敏表示,数字化可以帮助供应链变得更强壮。比如,去年,有一家中国企业利用数字化供应链技术,在数万条可以备选的渠道和数百万种货运的组合方案中,可以非常精准并快速地筛选出或是定位出最佳的选择方案。当时,大部分货物延误周期都超过一个月,这家企业通过该技术方案把自己80%订单的延误时间缩短了一半。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中国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在进行数字化变革。”朱敏说,这些年,我国在大力发展数字新基建、数字产业,夯实了整个数字化变革的“底座”。科研机构在攻关,研发设计我国的转型架构和技术路线,希望能少走一点弯路;企业在大胆地探索跟进,结合自己的痛点提出并实验各种新的技术方案。

“我想,这是我们所有各方共同努力,才汇聚成今天中国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蓬勃态势,这也让我们有底气和发达国家一起站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起跑线上。”朱敏表示,党的二十大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坚持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也提出来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朱敏看来,这是新时代的新使命。一线科研人员要加快研发步伐和创新步伐,敢于挑战科技前沿,也要和产业界一起去直面各种痛点和难点问题,推进深层次融合,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周雷:坚守量子科技创新一线,为信息安全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大代表、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周雷是一名科研人员,从事量子通信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周雷表示,学生时代,他特别仰慕老一辈科学家,梦想自己也能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过去这十年,周雷实现了这个梦想。周雷说,他和团队参与了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的建设,参与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研制,推动我国量子通信领域从跟跑到领跑,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周雷表示,量子通信专业性强、技术性强,他们的工作就是让量子这一微观事物为人所用,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保驾护航。

这十年,周雷与团队建成了总长超过1万公里的量子通信地面光纤网络,并实现了与量子卫星的连接,构建了一张天地一体的量子通信网络,向金融、能源、政务等领域提供量子安全服务。

除此之外,周雷与团队也推出了解决通话安全、邮件安全等方面的产品和应用,让老百姓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也能用上量子安全产品。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作为科技领域的党代表,周雷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他坚定地说:“今后我和团队会继续追寻科技报国的梦想,坚守在量子科技创新的一线,用更领先、更成熟、更自主可控的技术,为国家和社会的信息安全贡献力量。”

张连钢: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跑不来的

党代表通道上,党的二十大代表、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说,依靠自主创新,山东省港口集团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装卸速度最快的自动化码头。这个码头上一个工人都没有,所有的设备都是自动运行,到了晚上一盏灯也不用开,所有的设备也能行云流水、热火朝天地运行。

张连钢介绍,前不久,山东省港口集团成功研发了新一代码头智能管控系统,并且用这个系统第九次打破了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自主创新的路并不好走,刚开始公司也想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是在国外考察时不能下车,也不能拍照。想合作,对方也不开放任何技术,这让大家体会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跑不来的。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公司自主创新的斗志。

在张连钢看来,自动化码头系统庞大复杂,各种问题盘根错节。为了做出自动化码头的详细方案,公司前后开了3000多个技术讨论会。一次次开发、一次次失败,甚至是推倒重来。在一次次的坚持之下,最后公司不仅做出来了,而且做得比国外的更先进、更智能。“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聚焦关键核心共性问题,聚智聚力、攻关突破,在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他说。

吴燕生:中国将进行载人月球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介绍,进入新时代,中国航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了航天大国,进入了航天强国的行列。今年年底,我国还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吴燕生表示,进入新征程,中国航天将在以下几方面发力和创新:一是进一步提高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二是继续实施航天重大工程,比如将进行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考基地建设、火星采样返回,实施小行星探测等。三是将加快打造中国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中国航天成立了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加大了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资力度,聚焦人工智能、先进探测、先进材料、先进动力等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的领域发力突破,引领航天发展。同时,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航天智慧、航天方案、航天力量。(本版图片由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殷刚摄)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