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4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
黑龙江:工业实力稳步增强 数字经济突破发展
哈工大自立自强勇攀科研高峰
钙钛矿,下一代光伏技术方向?
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开启竞争窗口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9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机械臂首战告捷 首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
哈工大自立自强勇攀科研高峰

本报记者 吴丽琳
9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上)、陈冬(下)同时在舱外操作的画面。 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摄
 

9月17日17时47分,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此次出舱活动之所以取得圆满成功,得益于航天员的“左膀右臂”——小机械臂。航天员感慨,小机械臂太精准了。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刘宏院士、谢宗武教授团队和中科院长光所联合研制的小机械臂顺利完成了两次单臂支持航天员出舱作业任务。小机械臂节省了航天员在轨工作量,帮助航天员更好地完成任务,让航天员很满意,也实现了我国机器人科技领域中新的突破。

小机械臂的首战告捷,仅是今年哈工大科研成果中的一个。9月6日,由哈工大与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微厘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3/S4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S4试验卫星是我国正在研发的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演示验证任务第四颗试验卫星,也是哈工大研制的首颗导航卫星,标志着哈工大小卫星研究跨入导航卫星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S4试验卫星将开展星地一体化组网控制管理、星载微推力高精度电推进、高精度导航增强信号播发等系列在轨技术试验和系统演示验证,为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组网建设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哈工大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喜讯,像金秋时节校园里一片片火红的枫叶一样频频飘来。

2020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指出,学校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哈工大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实际行动,瞄准国家重大急需,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有组织科研,发挥一流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围绕“卡脖子”难题集智攻关,超前谋划打造新一批国之重器,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贡献哈工大方案,不断彰显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的使命担当。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新增包含9位两院院士在内的422位国家级人才,涌现出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刘永坦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在自主培养新时代杰出人才方面,学校统筹多方资源,大力推进招生机制改革,2022年本科生源全国平均排名向前提升3位,跃升至全国第13位。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矢志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以杰出人才培育和国之重器打造的新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表示。

漫步寰宇闪耀苍穹,逐梦科技勇攀高峰。面向未来,哈工大将在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引领下,对标“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以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的劲头,打造更多国之重器,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