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从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传出消息,示范区今年将推进3.0阶段建设,积极开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前沿探索,加快在全市复制推广示范区建设管理模式。进入3.0阶段后,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区域将扩展至全市500平方公里,更多市民可在京城街头体验自动驾驶商业化服务。
2020年9月,北京以经开区为核心启动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开展“车、路、云、网、图”五大体系建设。历经两年,示范区目前已完成2.0阶段建设,经开区建成329个智能网联标准路口,双向750公里城市道路和10公里高速公路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功能覆盖。
据悉,北京将在全国率先建成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在车端,22类车路云标准场景完成建设,百度、奥迪、北汽等企业参与常态化研发测试;在路端,率先实践并验证了“多杆合一、多感合一、多箱合一”建设方案,定义标准路口;在云端,统一的云控平台实现数字化路口全要素精确感知;在网端,5G、C-V2X和EUHT等多种技术的融合运用,提高网络可靠性、安全性;在图端,建设高精地图基础平台,探索商业化落地。
基于车路云融合智慧服务,示范区实现单路口车均延误下降28.48%,道路全天车均延误下降26.9%,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智能网联赋能智慧交通管理取得初步成效。
截至目前,北京已开展测试和商业化服务的各类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近400辆,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700万公里。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示范区将依据扩展片区与迭代片区的不同发展需求,有序推进3.0阶段建设。其中,迭代片区为率先探路的经开区60平方公里核心区,其余为扩展片区。扩展片区将通过复制推广1.0和2.0阶段的技术标准、政策体系和场景应用,分阶段、分区域完成500平方公里城市级智能网联道路和智慧城市专网的全覆盖,建设区域级车路云一体化生态系统。迭代片区将继续发挥城市级试验平台作用,开发更多智能网联场景应用,不断加强底层技术攻关,探索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研究,推动车路云一体化技术与产业生态创新发展。 (京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