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诸玲珍报道: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济南以视频形式召开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半年工作会议。会上,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张海波指出,上半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良好成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上半年增长15.5%,比第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10.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1.0%、33.1%、18.2%。
张海波指出,上半年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呈现八个鲜明特点。
一是应急处置速度快。3月初省内新一轮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成立物资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5大类重点物资生产、三级政府物资储备、民营企业职工核酸检测、规上工业经济运行4个“日调度、日报告”机制。
二是恢复发展势头强。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领先优势持续扩大,特别是烟台、济宁两市的增速高达10%以上,呈现加快恢复、强势回升态势。
三是动能转换成效好。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严格坚持“四个区分”,积极推动“两高”行业产能整合转移,超计划完成裕龙岛项目百日攻坚。
四是打造链群力度大。上半年举办“链主”与“专精特新”企业对接活动4场,高标准承办全国首场“百场万企”融通创新对接大会。
五是创新发展成果多。新认定省级研究院2家,新增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2家、数量全国第一。成功研制国信一号养殖工船、国内首台雪蜡车、高热效率柴油机等一批新的国之重器。
六是融合赋能程度深。未来网络研究院挂牌成立,建成全球首张5600公里确定性网络,橙色云、蓝海新入围国家“双跨”平台,新增数量并列全国首位,培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18个,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运行,入选全国创新应用领航案例23个,居全国第一。
七是民营经济活力足。扎实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高规格表彰72名优秀企业家,谋划21项政策进入省“政策包”,深入开展“一起益企”行动,扎实推动金融惠企,持续深化清欠成效,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683家、瞪羚企业580家、独角兽企业4家,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2.9%、总数达到1385.4万户。
八是安全底板守得牢。制定安全生产15条措施,选派2091名驻点人员对民爆、民用船舶制造和建材等行业2830家企业实施驻点监督,督促完善规章制度3000余条,开展安全培训4800余场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3万余个。
会议明确,下半年,要举全系统之力抓好“六件大事”。第一,坚决咬住年度目标确保按期完成。第二,全面加快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步伐。第三,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取得重大突破。第四,强力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第五,多措并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第六,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