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4
 
工信部组织开展中国特色开源体系建设主题调研
我国制造业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
2022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在宁波召开
山西:蹚出一条转型发展新道路
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
集成电路:增长仍是全年主基调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2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在宁波召开

 

本报讯 记者齐旭报道:7月26日,2022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许科敏,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学东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许科敏在致辞中指出,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自立自强,扎实推进产业基础攻坚。二是强化应用牵引,更好发挥产业链的引领带动作用。三是厚植发展沃土,培育形成优质企业。四是建立产业基础长效投入机制,支持企业围绕优势领域开展协同攻关。五是深化主体合作,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周济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产业基础是工业发展的基本盘,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关键是要切实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当前,我国产业基础总体仍处于中低端,产业基础存在严重的安全可控风险,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短板依然突出;工业基础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严重缺失,产品质量水平仍不高;创新还没有成为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严重缺失,原创性、引领性的重大技术成果不多。周济强调,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为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的主要任务之一,要着力从体系、链、群、企业、质量和创新六大方面夯实产业基础。周济建议,各地要把产业基础高级化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要更好发挥政府的重要主导作用,要在国家总体部署下,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陈学东指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自2014年启动工业强基专项以来,我国产业基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产业基础对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若干领域基本具备了全产业链基础产品和技术的自主化配套能力。现阶段,我国产业基础关键环节仍面临许多挑战,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工业软件不能自主可控。“十四五”至“十六五”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着力推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是制造强国建设必然要求。我国需从宏观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创新)、研发平台建设、优秀人才培养三方面协同发力,为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创造良好基础和条件。

汤飞帆表示,宁波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是宁波服务国之大者、提升竞争实力的优势所在。宁波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七名,特色产业基地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分别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名和第三名,有110家企业主导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未来,宁波将从筑牢发展基石、厚植竞争优势的高度出发,不断开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努力为浙江“两个先行”、为制造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原主任、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专家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纪正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立,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研究咨询部制造研究室主任、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屈贤明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论坛期间发布了一系列重磅研究成果——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权威发布《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产业基础年度发展报告(2021年)》;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宁波市产业基础高级化评估报告》。

本次论坛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承办。论坛以“率先突破走在前列”为主题,政产学研等相关领域代表齐聚甬城,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建言献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