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
搭建“四朵云”为工业“赋能”
“工业互联网”要向“工业赋能网”转变,着力建设全国工业赋能中心,支持各类工业企业通过“工业赋能网”快速成长,进而转型为潜在“BAT”。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联通各类生产资源,让工业企业实现能力增值、竞争力提升,促进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
为工业赋能离不开“云”的加持,政策层面要搭建“四朵云”:云设计,由国家统一协调、集中攻关核心软件;云制造,对全国精细化制造的重大设备进行联网,实现制造能力共享;云管理,建设全国先进管理工具共享库,最大程度放大知识复用效应;云运维,全面推动工业设备联网应用。
有了这“四朵云”,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甚至工业企业,都可以“拎包创业”,比如有一个想法、发现一个市场需求,就可以在云上设计、云上制造、云上管理、云上运维,全流程定制。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主席崔玉英:
应进一步加强对数字经济的运用
“互联网+”背景下,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深度变化,催生一批新业态和新模式。随着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应进一步加强对数字经济的运用。
以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为突破口,加大重点项目投资,促进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双向连接流通。对传统的道路、桥梁、水利等设施进行数字化升级,以基础设施数字化促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管理、创造价值。
加大力度扶持一批“互联网+民生”“互联网+服务”平台项目。以社区治理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开设公共服务表达渠道,加强向社区赋能,强化社区信息支撑,不断丰富智慧社区功能及应用场景。充分借鉴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经验数据信息,建立公共服务联动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