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产业施工项目个数占全部制造业比重70.5%,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43.1%,比上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力度加大,增长18.5%。山东省产业结构正加快优化。
山东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存量变革”的同时,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新动能蓬勃涌现。前三季度,先进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电子及通信系统设备等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40.0%和10.6%。高品质产品中,光伏电池、稀土磁性材料、光电子器件、服务器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1.6%、24.3%、17.8%和17.3%。
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是产业,关键在项目。山东省坚持把优质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1—10月,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68.4亿元。“建立了省、市、区县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滚动发展机制。”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周连华介绍,以“四个一批”推进格局为核心,实施土地、资金、政策等跟着项目走,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依托“10+4”专班推进工作机制,山东省筛选确定了108个由省级层面集中推进的“十强”产业重大支撑性项目,进一步强化对“十强”产业发展的示范性和引领性作用。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一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山东有7个产业集群入选。“做大做强‘十强’产业,要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周连华介绍,下一步将实施“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倍增计划,开展46个“雁阵型”产业集群和70个领军企业入库培育工作,加快形成产业规模效益和特色品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