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8年全球集成电路产品贸易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超过10%。2018年中国大陆累计进口集成电路4175.7亿个,较2017年增长10.8%,进口金额达到3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全球集成电路产品进出口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额占全球集成电路进口总额的82%,出口额占全球集成电路出口总额的87%。
2018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超过10%
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多家咨询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同比增速均超过10%。WSTS统计201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全年总销售额达4688亿美元,较2017年成长13.7%;2018年总销售量达10045亿颗,较2017年成长7.4%;2018年平均销售价格(ASP)为0.467美元,较2017年成长5.9%。IC Insights统计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4899亿美元,同比增长11.7%。Gartner统计201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收入总额为4767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13.4%。存储器占半导体总收入的33.7%,高于2017年的30.1%。
从2018年各个季度数据看,全球半导体产业呈现跌势,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速不断下降,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仅为1%,环比下降7%。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负增长,预计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进入下行周期。
从产品类型看,2018年存储器销售额为1579亿美元,同比增长27.4%;逻辑芯片销售额为1093亿美元,同比增长6.9%;处理器销售额为672亿美元,同比增长5.5%;模拟芯片销售额为58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
集成电路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货物之一。据WTO统计,2017年全球各国/地区集成电路产品进口总额约为9600亿美元,约占全球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5.3%;集成电路出口总额约为8088亿美元,约占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4.0%。集成电路产品已成为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最大宗商品,如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等。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欧盟、日本、美国是全球集成电路重点出口区域,且均为全球主要的集成电路制造或封装生产基地(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主要贸易中转站)。
集成电路进口区域方面,主要进口国和地区如中国大陆、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等是全球主要的电子整机产品制造基地。其中,中国大陆一家独秀,进口额占全球集成电路产品总进口额的约30%,其次为中国香港、欧盟、新加坡、美国等。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由于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由贸易环境,是全球主要的集成电路产品中转站,进口集成电路产品分别达到1311亿美元和884亿美元,出口分别达到1599亿美元和646亿美元。
半导体设备市场是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变化是产业兴衰的重要风向标。据SEMI统计,2018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到621亿美元,比2017年的566亿美元增长9.7%。2018年韩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较2017年有所下降,达到171亿美元,但依然位列全球第一。2018年中国大陆销售额为128亿美元,同比增长56%,超过中国台湾成为第二大半导体设备市场。日本是除中国大陆外增长最快的市场,2018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3%达到86亿美元。
2018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进口金额3120.6亿美元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受中美经贸关系和市场增长乏力影响,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增速同比有所下降,产业规模为6531亿元,同比增长20.7%。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三业增速同比上年均略有下降,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2519.3亿元,同比增长21.5%;制造业销售额为1818.2亿元,同比增长25.6%;封测业销售额为2193.9亿元,同比增长16.1%。
2018年中国大陆累计进口集成电路4175.7亿个,较2017年增长10.8%,进口金额达到3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处理器及控制器进口额1274亿美元,占集成电路进口额的41%。其次是存储器,由于存储器涨价,进口金额同比上涨38.3%,达到1230.6亿美元,占集成电路进口额的39%。从进口区域看,中国台湾和韩国依然是主要进口区域,合计占比57%。中国台湾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基地和重要的封测基地,贡献了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的31%;自韩国共进口集成电路822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5.3%,占比26%;自马来西亚、日本、美国进口占比分别为8%、5%、4%,其中马来西亚拥有众多芯片制造厂和封装测试厂,因此自马来西亚进口额也较大。自日本进口产品以处理器和存储器为主,自美国进口的主要是处理器产品(占82%)。
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进口216亿美元,同比增长4.9%,液晶显示板进口金额261亿美元,同比下降13.6%。
出口方面,2018年累计出口集成电路2171亿个,同比增长6.2%;出口金额增长26.6%,达到846.46亿美元。集成电路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到2274亿美元,比2017年的1932.6亿元增加了17.7%。从出口区域看,中国香港作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是我国集成电路出口占比最大的地区,占总出口的45%。其次是韩国和中国台湾,分别占总出口额的14%和13%。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作为重要的封测基地和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品的重要出口地区。
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进口216亿美元,同比增长4.9%,液晶显示板进口金额261亿美元,同比下降13.6%。全年出口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包括晶体管、LED、太阳能电池、光敏器件等)金额为2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
2018年进口集成电路设备307.7亿美元,其中硅片制造设备进口3708台,金额达到8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27%;制造半导体器件或集成电路用设备进口13944台,较2017年增加56%,金额112亿美元,同比上涨78.6%。集成电路(或半导体器件)制造设备进口金额最大,占进口额的36.6%,主要进口自美国、日本和荷兰,合计占比超过70%。
我国出口半导体设备金额较小且以低端设备为主,2018年出口25.14亿美元,其中零件及附件占比50%以上。出口集成电路制造设备3.55亿美元,主要出口地区为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中国台湾等。
2018年国内手机出货41423.7万台,同比下降16%,其中仅有5月和10月同比小幅增长,其他月份均呈现两位数以上同比负增长。
2018年自动处理设备出口数量下降5.2%,金额同比增长7.8%,其中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脑、微型电脑出口金额分别增长2.5%、8.2%、16.9%。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共出口11亿台,同比下降7.8%,金额同比上涨11.5%。电动汽车出口量价齐升,出口金额比上年同比增长63.5%。
进口方面,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平板电脑、PC等)进口额比上年增长38.8%,电话机进口金额下降59.7%,电动载人汽车进口额增长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