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两会专访
3上一版  下一版4
 
重要仪器设备和关键技术需坚持自主创新
“信息技术+互联网”助力农村信息化建设
以能力导向建设模式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分布式系统将释放巨大经济潜力
编辑:陈艳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3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
“信息技术+互联网”助力农村信息化建设

本报记者 王伟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农村需要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载体和引擎作用,促进农业生产、流通、消费方式的转型升级。

王晶过去几年一直在关注数字中国的建设,前两年她一直关注数字中国在城市领域的应用,比如通过“数字公民”的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效率。今年,王晶关注的重点是“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数字乡村”。

王晶表示:“在数字中国的建设中,城市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程度有一定差别,城市信息化程度较高,已经完成了数据采集,还需要加强连接环节。而农村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互联网化和数据化还未普及,因此需要技术来助力数据收集和处理。”

王晶介绍说,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科技助农,已经取得不小进步,但存在“信息资源状况较差,价值信息获取成本高”和“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

因此,王晶建议借助农业农村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和“益农信息社”建设经验,推广实施数字乡村战略,解决农村与城市、乡村基层与主管部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数据互通问题,解决农村信息化落后及信息化人才匮乏问题,实现数字乡村战略

王晶进一步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明确和强化“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在数字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她建议,明确“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和“益农信息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化其职能作用和服务内容,包括农业农村的信息化任务、资源整合和接入任务、农技服务和推广任务、农产品品牌打造和上行任务等。

二是在全国每个行政村推广建设至少一个“益农信息社”,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打造数字乡村生态体系。具体来说,建议在总结农业农村部前期试点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建立益农信息社网络,最终把全国60万个行政村连成一张大网,形成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使得工业品顺利下行到乡村,农产品顺利上行到城市,构成“互联网+农业”的良性体系。

三是给予数字乡村相应的扶持。给予“益农信息社”相应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有力保障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运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