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增国家级绿色园区和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本报讯 为持续打造绿色制造先进典型,工信部组织开展了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并于日前公告了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天津市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国家绿色园区名单,中芯国际、天士力医药、狗不理食品等9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名单。
自今年以来,天津市工信委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制定财政专项奖励政策,为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提供“全流程”政策支持。这些支持包括创新开展专业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确定专业机构,编制11个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地方标准,对纳入天津市绿色工厂创建备选名单的企业提供咨询评价;对企业围绕创建工作实施的绿色改造项目给予优先支持,2018年市节能专项资金支持20个绿色改造项目,年可节能9.2万吨标准煤;对列入天津市绿色工厂示范名单的企业奖励30万元,对列入国家绿色工厂示范名单的企业奖励60万元;引进首都智力资源,邀请国家绿色制造评审专家对天津市企业和第三方的创建工作提供专业指导,评选天津市绿色制造名单,择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将绿色制造示范单位作为节能监察重点对象,持续关注企业绿色制造水平指标,确保符合绿色制造评价要求。
前三季度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7%
本报讯 山西省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33.2亿元,同比增长50.7%。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1.9亿元,同比增长57.8%;集体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1亿元,增长82.2%;私人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1.3亿元,增长43.7%;我国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0亿元,下降2.5%;外商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5亿元,增长20.8%;其他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0.3亿元。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603.4亿元,同比增长27.9%;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407.7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2.0亿元。
分五大行业看,能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27.7亿元,同比增长43.9%;材料与化学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11.3亿元,增长90.7%;消费品工业实现利润总额49.7亿元,增长20.6%;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1.2亿元,增长47.6%;其他工业亏损6.8亿元,减亏0.3亿元。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99.3亿元,同比增长12.7%;发生主营业务成本10981.4亿元,增长10.8%。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43%,同比提高1.87个百分点。
1—10月“上海市企业服务云”运营情况良好
本报讯 近日,上海市经信委透露,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市企业服务云”网站总访问量累计达284.06万人次,比9月底增加31.60万人次;活跃用户12.5608万个,用户关联企业6173家;377家服务机构在网站开展服务,共完成各类企业服务订单2.9017万个,比9月底增加1431个;累计发布政策1383项,“政策订阅”数量累计6454个;10月份网站共发布服务活动97个。
今年1—10月,“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共受理企业诉求1347个,10月处理企业诉求49个。其中,政策服务类4个(主要咨询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小微企业创业扶持政策等),政务服务类30个(主要咨询工商注册登记变更事宜、进出口权办理、平行进口机动车购置、校外实习基地设立等事宜),专业服务类15个(主要咨询法律服务和投融资服务等事宜),分别占实际处理诉求总量的8.16%、61.22%和30.62%。今年1—10月,累计召开15次诉求协调会,为41家企业解决合同类纠纷、融资难题等提供专业咨询。
据了解,“上海市企业服务云”于今年1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具备“三服务一评估”功能,为上海全市企业提供全所有制、全规模、全生命周期的兜底式服务。
前三季度湖北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2%
本报讯 前三季度,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增长出现波动,八成以上行业和地区利润保持增长,企业负债水平持续下降,百元主营成本有所下降,但主要效益指标环比放缓,部分市州支撑减弱,重点行业效益波动明显等新情况、新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工业经济效益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从主营收入看,主要表现为“三快两慢”。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218亿元,增长7.2%,同比、环比分别放缓4.7个、0.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2.2个百分点。从企业所有制和企业类型看,主要呈现“三快两慢”特点:即私人控股、外商及我国港澳台控股企业和小型企业增长较快。1—9月,私人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74亿元,增长9.6%,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74%;外商及我国港澳台控股企业增长9.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实现主营收入14196亿元,同比增长10.6%,对全省贡献率达到62.9%;国有控股企业和大型企业增长偏慢。1—9月,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主营收入8307亿元,仅增长1.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实现主营收入18022亿元,增长4.7%。
从利润总额看,行业和市州增长面均在八成以上。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974亿元,增长10.9%,同比、环比分别放缓1.2个、3.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3.8个百分点,高于主营收入3.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13%,同比提升0.21个百分点,环比放缓0.13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八成以上行业保持增长。
前三季度广州工业投资增长45.1%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6倍
本报讯 据悉,今年1—9月,广州经济新动能加快发展,工业投资增长45.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6倍。在工业新产品中,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8倍、2.2倍,锂离子电池、智能电视、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产量分别增长27.3%、28.8%、25.6%,增速加快。
IAB产业表现尤其亮眼,广州通过实施《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视源电子、华多网络、虎牙科技,广州数控、巨人机器人,广药集团、香雪制药、百特医疗、合生元等行业代表性企业均增长20%以上。
速度加快的同时,质量效益也在提升。1—9月,全市工业、软件信息服务业共实现税收1360亿元,同比增长8.0%。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4.5%,比去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2.17元,好于全省水平。
截至9月底,广州梳理汇总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投资项目(投资额10亿元以上)共43个,预计投资总额3321亿元。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电科华南电子信息产业园、粤芯芯片制造、TCL集团华南总部、三一重工集团广州基地等陆续开工或纳统,富士康第10.5代液晶面板、乐金显示8.5代OLED面板项目加快建设,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9.5%。高技术制造业、外商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分别完成投资额311亿元、326亿元,同比增长1.26倍、1.0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