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新型显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全方位创新 多元化应用
波长光电:光学产业的追风者
编辑:吴丽琳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8年10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方位创新 多元化应用
——2018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综述
本报记者 林美炳
 

10月23日—10月24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日经BP社主办的2018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该论坛吸引全球显示产业精英汇聚北京,共同交流显示产业的过去与未来。其中不少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大陆显示产业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面板出货规模已经跃居全球第一。如果要进一步发展或者做强显示产业,需要全方位创新,需要弥补产业链的不足,需要开拓下游的多元应用。

面板产业需要做强

中国大陆显示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来之不易。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表示,10年时间,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几乎从零开始,逐步建成现在的产业规模,并打破了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面板制造业保持多年的“铁三角”格局,形成了“三国四地”新局面。

我国大陆地区显示产业十多年的发展为全球显示产业成长提供了主要的动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指出,2017年,我国大陆地区显示面板企业为全球显示产业贡献了35%的出货面积和24%的营收,预计到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的显示产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全球液晶显示产业重心正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OLED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日经BP社董事浅见直树指出,中国大陆不仅具有巨大的面板产能,还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硅谷”,创新对于中国来说越来越重要。京东方今年上半年液晶面板的产能已经达到全球第一,但是中国大陆要想在今后20年至30年持续发展,必须靠创新。

创新是显示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理事长王东升指出,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自于技术创新,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应用创新。过去50年,全球显示产业就是尊重这个规律健康发展起来的。未来显示产业的发展仍然要靠创新驱动。

王东升建议,中国显示产业需要把主要精力、财力投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投到上下游生态链建设和协同创新上,创造可持续发展机会,共同促进显示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欧阳钟灿表示,当前是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关键节点,中国液晶面板产业规模全球最大,但要以面板为核心拉动基础材料和装备发展的目标尚未达成,推动下游物联网时代创新应用也是关键阶段。

行业专家呼吁,国家对显示产业的战略定位要持之以恒,对创新发展和核心技术建设要保持指导和支持。王东升希望,全球同行进一步携手合作,通过协同创新,进一步促进技术进步,改善产品性能、品质和性价比,拓展新的细分应用,共同创造市场新机会。

强化上游产业链条

中国大陆显示产业大而不强,大部分核心配套依赖国外企业,如果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大陆显示产业竞争力,需要不断完善本地化配套。

当前,显示产业国外配套企业巨头林立,像默克、康宁、UDC在液晶材料、高世代玻璃基板、OLED材料领域都遥遥领先,国内显示配套企业大部分刚刚进入,呈现小而散的状态,一时很难撼动国外配套企业的地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指出,中国大陆显示配套企业大部分基础薄弱,与国外配套企业相比技术实力差距很大,大部分核心配套都被国外企业控制,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业链企业十分艰难。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陆配套企业没有机会。中国大陆面板产业不断扩张,为配套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维信诺副总裁黄秀颀说,十年前韩国显示产业配套发展情况和现在的中国大陆十分相似,大部分的设备、材料、人才来自于日本以及欧美,当时的韩国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但是十年后的今天,韩国很多核心配套都能够自主供应了。当前中国大陆显示产业配套的发展环境并不比十年前的韩国差,只是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积累。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面板企业、配套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还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面板企业在保证自己正常经营的基础上,应积极参与配套企业的研发、测试和验证过程,不断促进自身供应链的多元化,提升产品竞争力。配套企业应突破技术壁垒,争取到量产线进行测试、验证,增加实战经验,提升配套实力,做出与对手相当水平的产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和引导面板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的联合开发、合作,如果面板企业为配套企业提供验证、测试条件或者购买国产配套,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

开拓下游多元应用

回顾显示产业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一个个“杀手锏”应用不断带动着显示产业日益壮大。电脑、电视、智能手机的发展给显示面板带来了广阔的应用空间,至今这些应用仍然是显示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

但是随着传统的三大应用市场增速放缓,面板企业需要开拓新的应用来消化不断增长的产能。吴胜武认为,物联网将开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第一波浪潮,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将为新型显示产业的创新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其中包括车载显示、可穿戴设备、AR/VR等需求的持续释放,这些将促进显示产业规模稳中有进。

京东方高级副总裁高文宝指出,在人工智能赋能的万物互联时代,显示端口会不断升级,集成很多新的应用和功能,给显示行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京东方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拓展新的应用市场,拓展技术的使用范围。

面对物联网的巨大市场商机,面板厂商纷纷提出泛在屏、Display+等应用战略,希望面板获得更多的应用。京东方副总裁王大巍指出,除了折叠屏手机之外,京东方还在尝试更多的新应用,包括戴在手腕上的手机、带屏的音箱和机器人等,接下来京东方将在不同的应用上做更多的探索。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永铨表示,友达正在新业态上寻找新商机。面对快速崛起的新零售、无人商店等新业态,友达可以提供整机的解决方案。在医疗、车载和可穿戴装备方面,友达除了追求新的技术之外,还非常重视如何在既有技术上做堆叠来生产新的产品和实现新的功能,比如实现无边框的电视、公共显示器的拼接墙等。

天马副总裁彭旭辉表示,天马围绕Display+,将推进更多功能的集成化、显示应用的多样化,使面板技术持续升级、面板技术衍生。他相信,未来在这方面可以收获更多的市场份额,不断实现技术延伸和更多的集成化。天马这几年的主要方向还是围绕应用创新来开展,挖掘出更多的应用需求来为整个显示行业,乃至整个终端的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