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2018世界VR产业大会“教育培训分论坛”召开。本次活动由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威爱教育承办,以“VR/AR点亮教育未来”为主题,对VR/AR产业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HTC Vive校园事业部负责人、威爱教育CEO、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创始院长孙伟指出,2018年是VR教育的元年。去年VR教育开始进行少量的尝试,今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案例出来,今后这将成为趋势,未来将进入VR教育的新时代。目前,国内外知名学校,如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纷纷部署虚拟现实教学环境开展创新应用和基础研究,创新教学方式。在中小学教学方面,遵义市1500所中小学将全面部署移动式/标准VR教室。结合VR的沉浸式教学体验,可使课堂教学中抽象的困难的知识点得到有效解决。人类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是在不断演变的,从口授到以文字与黑板为载体,再到多媒体教学,今后虚拟现实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与创新中心执行主任Matthew James Vogl指出,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压力很大,心理健康系统不堪重负,无法满足人们需求。解决方案是引入新技术的使用,如虚拟现实,现在VR 已经被成功用于解决各种心理健康难题。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虚拟和增强现实实验室主任Luisa Caldas、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丁守谦也分别就VR/AR教学体验、3D/VR/AR在设计中的应用等话题进行了演讲。
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周明全:
VR促进教育改革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实施的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理念却都是传统的。当前的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样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我们应当探索信息时代的教育方式,将远程学习、电子学习、移动学习等教育形式逐渐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设备在教育上的应用在国内外都是成功的典范。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知与行”共同前进的事情,认识来自实践,学习需要体验。虚拟现实将有助于远程学习、电子学习、移动学习的实现。
此外,大家不要总说新的技术会把前面的技术替代了,不可能被全部取代,还是要充分考虑粉笔教学、投影教学、VR教学结合。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不能光企业家在那儿喊。所以说,关键是要打动教师。VR教育要成体系:电脑要从娃娃抓起。不能小学、中学、大学脱节。小学数学、中学数学、大学数学是成一个体系的,以后VR教育也要成体系。信息技术要寓教于乐,将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结合在创新课程上、结合在外围课程上。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与创新中心执行主任Matthew James Vogl:
“心理健康+VR”前景光明
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压力很大,很多人存在心理疾病。但是,社会上的心理健康系统却又不堪重负,没有足够的心理医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很多人都是要等到发病严重后,才能得到帮助。解决方案是引入新技术,比如虚拟现实。
现在VR设备已经开始用于解决各种心理健康难题,如恐惧症的暴露疗法、创伤后遗症、姑息治疗等。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创新中心就与很多社区诊所、医院合作,研究怎么样用VR来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
以恐惧症的治疗为例,有一些人对某些事情非常恐惧,比如说恐高症、怕公众演讲。我们就会选择一种疗法,叫暴露疗法。但是以前这种方法的实现并不容易,比如一个恐飞症病人,很难找到一名心理医生,每周陪着坐一次飞机。但是如果有VR的话,就可以创造出一个虚拟的机场、虚拟的飞机、虚拟的跑道。同时在VR设备上加上一些生理传感器,监控病人身体的重要体征变化。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办法在治疗恐惧症方面的有效性。
目前的挑战是,VR在心理治疗方面的应用推广还存在阻碍。最大的误解就是大家觉得VR只是用于娱乐,只是用来玩而已,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VR”拥有的光明未来。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丁守谦:
非近轴光学理论改善VR/AR显示应用效果
非近轴光学是突破传统“近轴光学(高斯光学)”研究非近轴的光线成像规律的科学,观看时不像近轴光学一样眼睛需对准旋转对称轴,而是要偏离一定的距离进行观看,此距离称“偏心距”,而对应的焦距与近轴光学的不同,但其成像规律则有些类似,是传统高斯光学的扩充,解决了形成理想三维图像的问题。单屏VR机简单、方便,成像质量好,可作为大众化的VR产品,而双屏VR更具创新性,是目前3D成像质量最高的样机,是我们提出的4G/5G+3D的典型产品,同时也是一种高档三维显示的公用平台,可和有这种要求的项目如教育、交通、建筑、军亊、游戏、VR、AR等进行完美的结合。这种双屏立体显示还特别适合应用在医疗显示领域,它可以满足医疗中对3D图像质量最严格的要求(例如不得降低灰度等级等),也能满足人们对更高层次艺术审美情趣的追求。